春熙路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,覆盖北新街以东、总府路以南、红星路以西、东大街以北、南新街、中新街以及临街区域,面积大约20公顷。春熙路热闹繁华,现大约有商业网点700家,网点面积大约220000㎡。
春熙路是1924年被命名的,距今87年,号称百年金街。据有关历史资料查证,春熙路的前世肇始于商贾,发命于官府,完成于军阀时期。
春熙路的前身,本是一条窄街小巷,与走马街相连,形成一条南北直线,横贯其中的东大街是出东门下川东的必经之路,来往行人特别多。东大街是老成都最为富庶的一条街,绸缎铺,首饰铺,皮货铺,最大最豪华的都在东大街。这条街还是出东门下重庆至川东的必经之路,来往行人车辆络绎不绝。当时城中心已有一个商业场,是商业中心,从东门上来的客商,经东大街去商业场,中间要经过九弯十八拐的羊肠小道,实在不便。羊肠小道周围,是清朝时代的按察使衙门。民国后,衙门废置,空地上胡乱搭建的店铺不少。
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,因由当时的四川省督办杨森提议兴建,杨森下令把旧衙门全部拆除,在此修建了从南到北一条街,其后又修建了东西两条街,名叫春熙路东段、西段、南段和北段。最初根据他“森威将军”的头衔将其命名为“森威路”。后来人们取老子《道德经》中:“众人熙熙,如登春台”的句子,改名为春熙路,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、百姓熙来攘往、盛世升平的景象。
“文革”运动开始后,1966年8月24日,春熙路被改为“反帝路”,由于其在成都的特殊地位,这里成为了成都红卫兵活动的主要地点,最后改回了“春熙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