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妃墓位于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,是新疆著名的名胜古迹。当地人把香妃墓称为“艾孜牙提”或“浩罕”,也称“阿帕霍加墓”。墓地是一座规模宏丽伊斯兰教墓园。相传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皇妃——香妃的墓地,实际上是香妃的高祖父阿吉·穆罕默德·优素福·霍加的墓地。此墓园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(公元1640年),其后他的家族也随葬于此,为五代人的墓地。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“依禅派”大师阿帕霍加而得名。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,曾一度夺得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,更成为17世纪“依禅派”伊斯兰教的首领,名望远远超过其传教大师的父亲。传说清乾隆皇帝的宠妃,名叫伊帕尔汗的“容妃”,逝世后遗体被运回喀什,亦葬于此。陵堂内还摆放一部当年运送灵枢的马车。伊帕尔汗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,因此得了“香妃”美名。因此阿帕霍加墓也叫“香妃墓”。但据史料记载及今人考证(后经挖掘河北的清东陵证实,香妃死后葬于裕妃园寝之中),乾隆皇帝所纳的叶尔羌和卓氏(香妃)在宫中生活28年后,53岁病逝,葬于河北省清东陵,这里并不是真正的“香妃墓”。
喀什的香妃墓园占地面积30亩,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,距今已350年,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老的陵墓建筑。1988年,阿帕霍加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陵墓由门楼、小礼拜寺、大礼拜寺、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。主墓室在陵园东部,是这处建筑群的主体建筑,造型宏伟壮观,风格庄严华丽,为整个建筑群之冠,也是新疆最为宏大精美的陵墓。
主墓室为陵园主体,位于陵园东部,是全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。其四周为长方形,底面横长35米,纵深29米;四周各立1座半嵌在墙体内的巨大砖砌圆柱,底圆直径达3.5米,柱顶又各有一小“邦克楼”(即召唤礼拜的小楼)。主墓室通高26米多,四周墙壁自下至上全用深绿色琉璃砖贴面,上面绘有彩色图饰与阿拉伯文警句.墓室顶部中央为半球形圆拱,直径达17米,其顶部亦有一“邦克楼”。这四楼一拱和上面铁柱高擎的五弯月牙参错环抱,造型和谐,使整个建筑物显得格外庄严峻拔。墓室门朝南,内中高敞明亮。离地面半人多高的平台上排列着高低大小不等的墓包,一律用各色琉璃砖贴面;其中高大者为男坟,小巧为者女坟,传说葬有阿帕克霍加家族5代72人,实际只有58个墓包。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典范。穹窿形的圆顶之上,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巍然耸立。塔楼之巅,又有一镀金新月,金光灿灿,庄严肃穆。门上绘有美丽的图案,正门两边的墙壁上装饰着各种米黄色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石膏花饰,雕功精细。远远望去,整座陵墓仿佛一座高耸的城堡。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之内,筑有一个半人高的大平台,平台上排列着大小不一的58座坟丘,埋葬着阿帕霍加五代共72人。平台和坟丘都用白底蓝花的琉璃包砌,晶莹而素洁。而香妃的“衣冠墓”就在平台的东北角。阿帕霍加墓。
墓室内该家族的第一个埋葬者,其实是阿帕克霍加之父玉素甫霍加,1640年由阿帕克霍加筑墓安葬。1695年阿帕克霍加死后也葬于其间,玉素甫霍加原先那座简朴的墓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建。因为阿帕克霍加的原因,此墓不仅冠以他的名字而且被后人神化,也引起清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。1760年(清乾隆二十五年),清高宗曾颁旨对该墓的管理作出规定:“……可派人看守,禁止樵采污秽。其应行修葺分例,并著官为经理,以昭国家黔恤之仁。”
《清高宗实录》)1874年阿古柏也曾花费巨款扩建修缮该墓,使其达到今日规模,成为天山以南及至中亚朝拜纪念所谓“圣人后裔”的重要“圣地”。 “香妃墓”之称的来历,源于民间传说。香妃本名买木热.艾孜姆,自幼体有异香,被称为“伊帕尔罕”(香姑娘)。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,赐号“香妃”,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,由124人抬运棺木,历时3年运尸回乡,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。现主墓室中尚存驼轿一乘,据说就是当年运尸时从北京带来的。此传说流传甚广,表达了民、汉各族自古以来·团结互爱的良好愿望。其实“香妃”确有其人,与发动“大小霍加之乱”的波罗尼都兄弟是堂兄妹,是阿帕克霍加的重侄孙女。其兄图尔迪因协助清军平定“大小霍加之乱”有功,被封为清朝辅国公,全家迁居北京。1760年2月伊帕尔罕被选入后宫,被乾隆皇帝封为和贵人,3年后升为嫔,35岁时封“容奶”,极受乾隆皇帝宠幸。1788年容妃病故于北京,享年55岁,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之中,现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。